鋰礦石價格攀升,鹽湖提鋰未來優勢凸顯
發布時間:2018-12-11來源:
中國是鋰鹽生產與消費大國。據SMM統計,中國鋰鹽消費量約占全球鋰鹽消費總量的半數以上。其中,碳酸鋰有75%來自于礦石提鋰,25%來自于鹽湖提鋰;而氫氧化鋰目前均直接來自于鋰礦石。由此可見,在中國,鋰鹽生產目前大部分依賴于鋰礦石原料。而中國的鋰礦幾乎全部來自于澳大利亞,同時,澳大利亞的礦石基本也全部供給了中國冶煉廠。即便如此,在鋰礦價格的確定上,中國冶煉廠卻始終無法占據主導地位。2018年1月1日至今,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自16.4萬元/噸下降到最低7.8萬元/噸,只在第四季度稍稍回漲至7.95萬元/噸便保持穩定。而鋰輝石進口價格,據Mineral Resources Limited在11月15日發布的公告稱,Mt Marion 2018Q3與Q4品味為6%的鋰精礦CIF價格分別為1071美元/干噸與931美元/干噸,對比其Q1和Q2的900美元/干噸和961美元/干噸相差無幾。
再看鹽湖。雖然迄今為止,鹽湖提鋰的鋰鹽所占份額不多,但鹽湖鋰將成為一股確定性越來越強的供應勢力。據SMM調研,在碳酸鋰的原料成本上,鹽湖提鋰為2-4萬元/噸(含稅),鋰輝石提鋰4-6萬元/噸(含稅),鋰云母提鋰6-8萬元/噸(含稅)。除去明顯的成本優勢,中長期發展來看,鹽湖提鋰的技術革新勢必對礦石提鋰廠家的生存造成強烈的沖擊。
從鋰資源形態來分,全球的鋰資源的70%以上儲藏于南美和我國的鹽湖鹵水中,而我國71%的鋰資源存在于青海和西藏的鹽湖之中,特別是青海鹽湖中的鋰資源占到我國鋰儲量的一半以上。
我國鹽湖存在高鎂鋰比特征,加工難度大。通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目前,青海地區的青海鋰業、藍科鋰業的產能近年來得到釋放。青海鹽湖藍科鋰業與啟迪清源合作研發的氯化鋰電解法生產氫氧化鋰的專利技術成功解決高鎂鋰比鹵水提鋰問題,實現了從高鎂鋰比鹵水中以行業低生產成本、高提取收率得到優質產品。在鹽湖股份吸附關鍵技術突破的前提下,啟迪清源膜法鎂鋰分離技術與之有機結合,在鹽湖股份原有鹵水提鋰工藝基礎上,大幅度提升了青海鹽湖的鋰生產水平,這對整個鹽湖提鋰產能得到極大的提升,對整個產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是世界鹵水提鋰的創新技術,是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的典范。
隨著礦石資源的枯竭,加上從礦石中提取碳酸鋰的生產工藝耗能較大,產品成本高,原料價格不斷上漲,鹵水中鋰的低成本提取技術勢必對礦石法提鋰造成巨大的沖擊。隨著鹽湖提鋰技術的發展,在未來的需求中,鹽湖資源必將大規模開發利用。